Tuesday, November 07, 2006

埃及之記–第二天 ( 07 November 2006 )
亞歷山卓–08:00

早上六點鐘床邊的電話就已經響起,叫我們起床,因為今天要坐三小時的車程往北到地中海的珍珠–亞歷山卓!

亞歷山卓是埃及的第二大城市,Alexander the Great在西元前331年遊地中海時經過並對它有很好的感覺,就設定它為港口,古羅馬歷史學家Arrian說,當Alexander想規劃這塊土地時,身上沒有粉筆,他就用榖粒來畫他的想法,不久一群鳥來把他的作品吃掉,Alexander當然很沮喪,以為這是不妙的預兆,他的顧問就很精明,把負面現象解釋為:「這座城市會餵飽很多人!」;古亞歷山卓的收入的確跟古羅馬有得比,成為埃及的首都,直到回教時代時首都換到開羅,亞歷山卓開始沒落,甚至在鄂圖曼土耳其帝國時亞歷山卓只不過是個小小的漁村;現在的亞歷山卓成為埃及主要港口、貿易中心和工業區。

開往亞歷山卓的路上很多這樣的洞洞建築物,是養鴿子用的,不但可以吃,牠們的糞也可以當肥料,這裡也有不少超級豪宅,圍欄是看不到盡頭的那種;在1979年前這裡都是沙漠,一平方米才值台幣三塊,1989年價格漲兩倍,現在一平方米值台幣兩千八到三千塊


幾萬年以前沙漠是個大海,所以96%是沙漠的埃及盛產黑金,一公升石油只賣台幣五塊錢!快到亞歷山卓時路上的景就換成工業和石油礦,以前這片沙漠是沒有路更沒有水,照片中那塊湖是煉油所廢棄的水,紅色的,高度污染而且據說非常臭,可是湖邊竟然還是看得到雜草,生命力真強呢!




一路到亞歷山卓Hasan講解一些近代埃及的故事:「埃及有四大收入來源:第一是Suez Canal(蘇彝士運河)、第二是觀光旅遊業、接著是石油、最後是棉花。」

163公里的蘇彝士運河是連接地中海和紅海的一條人工水道,讓歐洲與亞洲之間交通更方便,其實第12王朝法老Senusret III (1878 BC - 1839 BC)已經策劃往東挖條水道讓尼羅河連接到地中海,18世紀末拿破崙也想往南挖這樣的一條水道,就因當時的測量公司誤測說地中海與紅海的水位相差十米,拿破崙就放棄在這兒立下大名囉!在1856年一個法國在埃及的大使館–Ferdinand de Lesseps再次提一這個想法,而當時的皇帝Said Pasha也同意了,開始十年的挖土工程,每年犧牲了200個埃及奴隸,終於蘇彝士運河在1869年正式開幕!蘇彝士運河所帶來的收入很可觀,可惜Said Pasha欠太多錢了,只好把他那一分股票賣給一直忌妒法國成就的英國,算是出租,合約是簽一百年的,當合約到期了,當任總統Nasser不給英國續約,反而在1956年把蘇彝士運河宣布為埃及國產,當然很多國家抗議囉!反正他成功就對了,蘇彝士運河現在是埃及的。

觀光業,是祖先留下來的福氣,就不用說了。棉花來講,埃及的棉花是一流的,出口給很多歐洲國家,只可惜埃及跟一般第三世界國家有同樣的問題,缺乏第二類產業的技術,他們把棉花賣給先進國家織布做衣服,再把衣服買回來;這樣能賺什麼錢?

說著說著,亞歷山卓的第一站是Pompey’s Pillar到了,從遠處就看得到一根羅馬式柱子孤孤零零的高高聳立在藍色天空,過了入口才看到它腳下有些小小的獅身人面像在陪伴。

Pompey's Pillar其實是Temple of Serapis的柱廊之一,現在這神廟存在的痕跡也只剩下幾面已倒塌的牆。這根柱子是在西元297年為了羅馬一個皇帝叫Diocletian而建的,不是Pompey(龐培)羅馬將軍,這柱子的名子是中古時期的旅客取的,誤以為西元前48年在埃及被謀殺的龐培羅馬將軍的屍體是被埋在柱子的基座裡,沒看清楚基座那裡有寫「獻給Diocletian羅馬皇帝」就把柱子取名為Pompey’s Pillar。




直徑約3米,高度27米,從一塊完整的紅色花崗岩雕刻出來,












石料是從距離約八百公里的Aswan搬運過來的,好偉大喔!















基座上所刻的字都已經被歲月磨光了,據說這洞裡面藏個墳墓















怎麼把一根那麼大的柱子立起來呢?考古學家推測,古埃及在現場先挖兩個並排大洞,之間做一個門閘,一個洞裝滿沙,先把柱子雕刻好磨光,然後把柱子推一半到裝滿沙的洞裡,把門閘打開讓沙子流到空的洞裡,這樣柱子因為沙越來越少而慢慢立起來啦!Temple of Serapis本身建於西元300年左右,除了是個神廟它也是個號稱古世紀最大的圖書館,存了古埃及的紙莎草紙和早期基督徒的一些宗教文件,它的悲劇是因為天災還是因為換了征服者換了政策被新的勝利者敲碎,沒人知道。

Temple of Serapis的碎片







往地下圖書館的梯子













牆上都有很多四方型的洞,是書架











現代的亞歷山卓還是有一個很令人目瞪口呆的圖書館,沿著地中海開車時就會看到一片很大的金屬牆插進一塊很大的池塘,那就是我去埃及最想參觀的Bibliotheca Alexandrina!亞歷山卓圖書館從1974年就一直想挽回它古時代所擁有的風光,蓋座新的圖書館來存它那八百萬冊古書,UNESCO聽到了就來參與這個計畫,在1988年開放設計競圖比賽,一名Norway建築師Snøhetta打敗1400個來自世界各地的參賽者;這座圖書館原本的估價是USD $65 million,多半的資金來自於阿拉伯國家,結果需要USD $220 million才能完成,天哪!

Hasan答應我們回開羅之前會給我們十分鐘的時間在這座圖書館拍照,因為進去要買門票所以只在外頭拍;我期待了一整天,竟然當機會到了時,法老的詛咒又來了,有警察在路邊徘徊,司機不敢停車,就這樣車子開往開羅去了!我很想跟Hasan說可不可以找個停車場,那麼大的圖書館不可能沒有停車場吧!可是太陽要下班了,大家都又累又睡眠不足,我還是咬著嘴唇忍著心痛跟Bibliotheca Alexandrina說拜拜!

從雜誌上掃描的空照,你看有多壯觀!













從車上所拍到的角度,我何時會再去呀!哇哇哇!









有圖書館有地中海,亞歷山卓真的是埃及人避暑最好的地方!夏天到了時很多開羅人前往亞歷山卓度假,以我看來不只避暑而且享受開車的舒適感,亞歷山卓的交通比開羅好多了,塞車當然還是有,可是多了風景、海風和美女,Hasan說亞歷山卓的女生,因為較有機會常吃海鮮,她們的皮膚比開羅女生好看;都穿著包得很密的長袍,他怎麼知道呀?

開羅典型的城市印象,暗沉,就算有尼羅河也是灰灰的,空氣污染的原因吧;開羅計程車的顏色是黃色車門,車頭尾和頂部是白色的





不少歐洲國家在亞歷山卓留下痕跡,建築物多半有Palladio風格;亞歷山卓計程車的顏色是黃色車門,車頭尾和頂部是白黑色的

電車與它像蜘蛛網的電線,軌道和電線的影子在亞歷山卓的柏油路畫上奇特的圖案,隨著太陽的擺動圖案也就不一樣了











電車的站牌,用羅馬字母寫的,最上頭不是站名而是UK Vodafone的阿拉伯版,亞歷山卓好多Vodafone的廣告喔!










亞歷山卓的中餐是在這棟有兩百年歷史的希臘式餐廳解決的,前菜一定是埃及大餅配各種芝麻醬和煮過的茄子莎拉和花生,主餐是烤魚











肚子飽了,頭腦也該餵飽囉!下個景點是參觀Alexandria National Museum,這棟博物館收集了1800個遺物,地下室是展史前–法老時代,一樓展希臘–羅馬時期,第二層展基督教–回教時期。這棟義大利式建築物本來是美國在1929年蓋的大使館,找到更大的地方後就把這棟房子賣給埃及。在這博物館就允許拍照了,可是不准攝影;我真的不明白可不可以拍照的理由是什麼,是版權考量嗎?



其實有個更精采的博物館,叫Greco-Roman Museum,收集了有亞歷山卓從西元前331年到西元640年,約有40,000個收藏品,可惜我們去亞歷山卓時它正在整修不開放,反正我們也沒美國時間看四萬樣遺跡。

博物館裡我最喜歡的遺物是放在墳墓前的夫妻像,如果這是一對恩愛的夫婦,像會把女生雕得跟男生一樣高,女生一定被描述成白皮膚,穿著古埃及棉布袍,一支手在她的大腿上另一支手搭丈夫的肩膀或腰部,男生是棕紅皮膚,一定露兩點,有腹肌有二頭肌代表他很年輕,頭髮捲的代表貴族,男生的手勢一定是一個握著拳頭表示權力,另一隻手掌攤開表示祝福;團隊裡有人問:「怎麼知道是夫婦而不是情婦?」,Hasan只是笑一笑拒絕回答。

一對恩愛夫婦,腳下那小紅人的是兒子,有幾個就排幾個,為何兒子不穿衣服就不要問我了













帽子是圓頂的表示他是下埃及的官員;有些雕像的眼球是用特殊彈珠,光線一照看起來好像是活的












博物館插一面紅牌寫它的館名,有點不搭;對面一棟大樓正在蓋,用木條打鷹架,安全性看起來不高














有一樣作品無法在這兩棟博物館展覽,古世紀七大奇觀之一:Pharos Lighthouse,太大是一回事,主要原因是它已經不存在了!亞歷山卓海岸線的東邊有一個小島叫Pharos,當這座城市決定要成為港口時,工程師發現亞歷山卓的地形太平了,沒有讓船員可以馬上認出這座港口的地標性記號,所以亞歷山大的繼承著Ptolemy I國王約在西元前300年命令一位希臘建築師
Sostratus設計一個燈塔,總高約150米高,從古羅馬硬幣得知這麼高的燈塔只分成三層樓:第一層是四方形的宿舍和燃料儲藏室,第二層是八角形,最後一層是圓形平面的燈柱,頂部還放了希臘海神Poseidon的雕像。燈塔建完後Ptolemy命令建築師只可以刻國王的名子而不可以留下自己的名子,建築師當然不甘心,偷偷的刻了一句話說Sostratus是為了海洋神願意保護水手而貢獻這個設計,用泥漿蓋住後再刻國王要寫的話;設計師不被尊重的無奈原來已經是三千多年的問題了喔!


一千多年前這座燈塔一直照亮著亞歷山卓,直到被回教皇帝遺忘;在沒人照料的情況之下,燈柱在西元700年就塌下來,經過幾次地震後,加上石材都被拿去蓋Fort Qaitbey,現在能看得到的只有基座和明信片裡所印出來的中古時期風格幻想圖。

Fort Qaitbey本身也是座有百年歷史的建築物,是Sultan Qaitbey約在西元1480為了防鄂圖曼土耳其而建的城堡,裡面有亞歷山卓最老的清真寺和與拿破崙海戰後所留下來的遺物,清真寺的尖塔在1882年被英國炸碎了,我們只是在城堡的對岸有十五分鐘的時間拍拍照、享受地中海秋天的冷風,就走了;看起來這座城堡除了是蓋在Pharos燈塔上,其重要性沒那麼大吧!

目前Pharos燈塔所剩下的碎片和一些釣魚的人














那天除了牽手的情侶外,有很多學畫畫的學生,都是女生













Fort Qaitbey的圍欄和不怕曬出黑斑的貓
















Fort Qaitbey的西邊有個區叫Anfushi,是亞歷山卓的人在奧斯曼帝國時(1517-1914)所住的熱鬧區,隨便一棟房子都有百年歷史。區中還有五棟清真寺所組成的清真寺區,其中一座是亞歷山卓最老且最漂亮的清真寺,Mosque Abu al-Abbas Mursi,為一名漁夫的守護聖人–Abu al-Abbas Mursi所建的,他的全名非常非常長–Sheikh Shehab El Din Abu El Abbas Ahmed Ibn Umar Ibn Mohamed Al Ansary El Mursi,是個住Andalusia地區的西班牙人,當西班牙在西元1242年開始流行基督徒時,Abu al-Abbas Mursi全家人想移民到突尼西亞,在那裡認識了他的老師,而且陪這位老師移民到亞歷山卓,老師很喜歡他,封他為年度最佳學生,而且把女兒嫁給他,就這樣Abu al-Abbas Mursi在亞歷山卓定居當伊斯蘭教的老師直到他在1286年過世,被埋在Anfushi的某個角落。在1307年有一名非常成功的商人–El Sheikh Zein El Din Ibn El Qattan拜訪Abu al-Abbas Mursi的墳墓,就決定在墳墓上蓋一座清真寺,就是現在的Mosque Abu al-Abbas Mursi。這麼漂亮而且有七百多年的一棟建築物,竟然只能瞄它的表皮看不到它的內在,只能努力的在十分鐘的時間內用現代科技的相機,把那個七百多年回憶凝固帶回家,唉!



















亞歷山卓的旅程就這樣匆匆茫茫的結束了,開三小時的車回開羅,我一路睡到尾,邊睡邊想為什麼我們不能在亞歷山卓過夜,讓我們有較足夠的時間體驗它的美麗?

在亞歷山卓路上拍到的圍欄,有男人有女人有太陽有水有雨有小怪物,雖然這種圍欄擋不住壞人,可是吸引得住像我這種好人 。






回到尼羅河上某個郵輪享用晚餐,在這裡我第一次看到牛排雞排羊排不是一整塊放在盤上端出來,而是一個服務生用夾子把已切成小塊的肉夾到客人的盤裡 。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