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December 31, 2013


內向者之歌
2013社大瘋閱讀」徵文活動

生命的秘密,就是讓自己處在最適合的燈光下:不管是百老匯的聚光燈還是個人檯燈


來臺灣的第一個印象就是摩托車超多、國會超熱鬧!在臺灣住了十五年之後,自己也成了機車族,但還是不習慣臺灣的政治新聞,不管哪一黨開會都常使用激烈的的溝通方式,不是罵來吼去、鞋子亂飛,就是霸佔發言台不給對方講話的機會,甚至把門鎖起來乾脆不讓他人入場,好熱鬧!怪不得我不是也不想當民意代表。像我這種超級害羞的人應該只會躲在廁所哭吧!


天性怕羞的我最羨慕外向開朗的人了。他們不但受人歡迎,說話時還能一句接著一句,非常流利。如果這種人腦細胞傳達資訊的速度像電子郵件,我的腦細胞就像是還得買郵票貼上去的傳統信件。因此在群體聊天時我比較自在,因為我只需要張開耳朵,不用開口說話也不會感到尷尬。但是跟陌生人一對一談話時我就很慘,尤其碰到會插話的人,就算我正在回答對方提出的問題,答案還沒講完,對方可能就直接把腦中浮現的新訊息講出來,好像自己的話才像話,對我來說,這就等於是把我的話當廢話!我好不容易鼓起勇氣把腦海裡整理好的想法講出來,可是話沒說完就被打斷。原本脆弱的自信,就像一道剛砌好還未乾的磚牆,一推就倒,紅磚散了滿地,還得從瓦礫中重新砌起,超辛苦的!這時我會想跟他說:「你有權保持緘默,所以請你現在就行使緘默權,因為我也有說話的權利」當然這只是個幻想,我實際的反應當然是退到自己安全的角落,也就是我最擅長的:沉默。


難道只有很會講話而且講話比人家大聲的人才能活得自在嗎?羅東社區大學開的《生活說話表達藝術》課程班班額滿,可見一般民眾都認同說話技巧的重要性!可是膽怯內向的人該怎麼辦?不強迫自己進化就完蛋了嗎?


可能吧!外向這種特質在兩百多年前並不是潮流。農業時代,大家都住在村莊,社群規模不大,因此從小一起長大的鄰居之間互動非常自然。當時理想的人格是嚴肅、律己高尚,而個人私生活的表現比在公共場合重要。但是美國的工業革命讓四面八方的民眾開始往都市移動,因此大家互不相識。為了讓陌生人在短時間內對自己有良好的印象,並且願意和自己互動,「演戲」遂成了重要的社交技能,魅力成為理想的特質美國個人心靈成長產業的市場蓬勃發展,根據《富比世》雜誌統計,就算是金融海嘯肆虐的2008年,美國人還是願意在這類商品上砸下110億美元(相當於3300億新台幣)!


我之所以選這本Quiet: The Power of Introverts in a World That Can’t Stop Talking》(中譯書名:安靜,就是力量:內向者如何發揮積極的力量),就是因為封面上大大的紅字Quiet》(安靜)和副標題的原意:內向者如何在喋喋不休的世界發揮力量,正是我對現代社會的感想


打開第一章,作者把我帶到1955年12月1日的美國阿拉巴馬州。那天下午一輛公車上一名毫不起眼的黑人婦女說出短短的一句話,點燃二十世紀最重要的公民抗議運動,也激發黑人民運領袖金恩博士最有名的演講:我有一個夢》。這位女士說的就是:「不要!」


在憲法不保障黑人權利的時代裡,這位女士羅莎帕克竟然敢拒絕讓座給白人!我原本以為她一定是個舉足輕重、講話大聲、鶴立雞群,而且看來很不好惹的人。再讀下去才發現,羅莎帕克是個膽怯害羞、矮小不起眼、說話又輕聲細語的人,根本就不是會大聲喊出我有一個夢》這句名言的人。但是她的個性溫和友善,又是熱於助人的好公民和虔誠基督徒。羅莎帕克的消極抵抗行為,被眾人視為公民抗議力量的象徵。她並沒有因此變成名嘴,仍然不喜歡站在鎂光燈下,因此這時需要一個內行人出馬,也就是:馬丁路德金恩博士!


這樣的搭配在史上並非第一次。帶領猶太人逃離埃及的摩西不僅非常害羞,說話還結結巴巴,因此需要胞弟亞倫傳達訊息,摩西本人則負責傾聽上帝旨意。喜歡躲在家裡想機械設計的沃茲尼克也需要賈伯斯的魅力,才能創辦讓人瘋狂癡迷的蘋果電腦公司。所以膽怯內向的人需要外向的人搭配,無法一人當家,是這樣嗎?


美國前副總統高爾還是大學生時,在某堂課上看到燃燒化石燃料對全球溫室效應的直接影響,腦海裡立刻亮起紅燈!但是當他讓國會議員觀看幾張冰川龜裂的照片,警告他們這件事的嚴重性時,這些議員竟然只瞄了一眼,完全不予理會!高爾不瞭解外向者其實極不敏感,需要強烈刺激才能引起他們的注意,而國會議員正是專門為外向者設計的舞台,因此遙遠冰川上的微小裂紋根本不會使他們驚慌,但《不願面對的真相》那部記錄片就有足夠的爆發力,這也是為什麼臺灣國會議員喜歡激烈的行動吧!


高爾正是一名內向者。科學家傑洛卡根以三十多年的時間,研究五百名嬰兒從四個月大到三十多歲的身心發展,發現內向者對四周事物比外向者敏感,也就是說內向者的觀察力比較敏銳,會多方思考,而不是做完就算了,所以讓內向者有靜思空間是最好的的工作和生活方式。這並不代表內向者沒有領導能力喔!經濟學教授亞當格蘭特研究發現,由於內向者會仔細觀察而不只是下令,所以部屬比較有發揮才能的機會。相反的,在外向型領袖的帶領下,部屬大多只是負責執行。就算外向者讓部屬有自由發揮的機會,外向者的魅力特質仍然會影響旁人,使得大家一致認同領袖的意見!可惜,金融界把內向者的這些特質視為缺點,因為不敢大膽冒險,做決定瞻前顧後的做法,常常被視為太過保守,獲利太慢。投資者喜歡講話大聲、勇於冒險的外向者,這種操盤者在華爾街也容易獲得晉升,因此內向者被迫大膽冒險,最終造成2008年的金融海嘯。


看完這本書後,我再也不埋怨父母給我這樣的基因了。因為內向或外向性格不但會受到後天外在因素的影響,而且內向性格其實並非缺點。在這緊張焦慮、大家被生活壓得喘不過氣的社會裡,擁有敏感細膩和耐性特質的人,正是大眾需要的人才。我接觸「家庭教育諮詢專線412-8185」的志工培訓計畫後,發現認真傾聽而不睡著其實需要極大的功夫。以前的我習慣在與人談話時不留下空檔,因為那時覺得如果不馬上回答對方,整個氣氛會變得太安靜而陷入尷尬,這時我會因為急著給對方答案,而忽略對方真正的需求,也就是傾聽和同理心。很多人需要的其實只是陪伴。因此,現在的我非常肯定這種內向性格,我也可以很自豪的保持沈默,並且自在的傾聽。就算有一天我需要在數萬人面前演講,只要主題和我真正在乎的事情有關,我的勇氣應該就會自然出現,打敗喜歡躲在角落裡的我。之後只要能以「宅」在家裡、躲在檯燈下的方式獎勵自己,就不需要強迫自己扮成百分之百的外向者才能活得自在,也不會活得辛苦!


 

Wednesday, January 18, 2012

與「礙」犬共舞 - 2011 社大瘋閱讀徵文活動 優等

與「礙」犬共舞

我親愛的Coco,

當馬麻寫這封信時,你一定正在熟睡吧!

前幾天公司來了一隻土狗,看起來很年輕,很瘦很瘦,就算全身披著黑毛,肋骨還是像鋼琴一樣根根鮮明。牠的雙耳朝後貼平、尾巴夾在後腿之間、頭低低的慢慢走進公司前院。你還記得公司那三隻狗吧!最老最恐怖的那隻叫Soba,通常一看到陌生人或陌生狗就會叫個不停,但那隻黑狗走進來時,Soba連哼一聲都沒有。更離奇的是,Soba還讓牠喝自己的水、吃自己的飼料、睡在自己最愛的角落。那隻黑狗從此常常走進公司,每次來就找Soba,但一看到我們靠近,就會低頭拔腿就跑,好像很怕人類,常常被人類欺負似的。一直到我們準備牠專用的碗,讓牠定時有飼料吃,好幾天後才慢慢的讓我們接近,甚至願意讓我們的手觸碰牠的頭,但只要我們的手突然舉起來,牠就馬上蹲下來全身蜷縮,眼神好像在哀求我們:「請您不要傷害我!」。其實公司養的那三隻狗已經是負擔了,但看著這隻乖巧的狗,還真不忍心把牠趕走呢!畢竟這也算一種緣份,老闆就決定讓牠留下來。現在牠成為公司的一份子,以小黑為名。馬麻在某本書上讀到,愛斯基摩人認為取名字等於給靈魂;小黑因此有靈魂了。其實馬麻不覺得小黑在認識我們之前沒有靈魂,但馬麻可以肯定,小黑現在有個家了。

真希望外面幸運的小黑能多點!

小黑並不是第一隻自己溜進公司的狗狗。你有發覺最近家裡附近的流浪狗也變多了嗎?很多脖子上還圍著項圈呢!每次看到新的流浪犬,馬麻就很為難。是讓牠們自由但有一餐沒一餐的好,還是通知防疫所把牠們關起來等著死刑比較好?

馬麻今天看了商業週刊的報導後,感到非常難過。「在台灣,一年有將近十萬隻狗被安樂死」,那不就等於每天有270多隻狗被人類強迫說拜拜!人類好恐怖喔!地球又不是專門給人類住的,為何人類不允許其他不順眼的動物一起享用這個空間?人類這麼聰明,連月球都去過了,難道只能用安樂死來解決空間使用的問題?棄養愛犬的飼主,有沒有想過他們曾經愛過的夥伴可能走上死刑的命運?狗狗長大了,不可愛了,就可以不管牠的生死嗎?

有科學家提出理論說,動物幼小時的可愛討喜長相是為了保護自己。馬麻就是個例子!馬麻記得第一眼看到你的時候,才兩個月大的你簡直是無敵可愛!大大的眼睛,水汪汪的看著馬麻,全身毛茸茸的,害馬麻的手離不開你,一直想要撫摸、抱抱你,簡直被你的樣子迷住了。這是你的武器,讓人類產生一股衝動把你抱回家?還是你的致命傷,讓人類把你寵壞,導致你的個性變壞,造成人類的不便,最終把你拋棄?

說真的,馬麻有一段時間也很想放棄你,把你退給原飼主,不玩了!甭說隨地大小便又亂咬東西搞破壞,你生氣時還喜歡把自己弄得滿身糞便、吠叫聲害馬麻睡眠不足,脾氣因此變得暴躁,鄰居也被吵到、嬰兒開始哭鬧,只差沒警察來報到而已。那時真希望你是螢幕上的一個字,只需要按鍵盤上的刪除鍵就能消失,馬麻的問題也解決了。但你是一個生命,會吵會鬧,會讓馬麻煩躁,但也會讓馬麻笑,每天下班回來還會瘋狂的把馬麻一天的疲累舔走;如果把你刪除,馬麻不就少了這樣的福氣?

馬麻一向相信,遇到任何問題,只要有心,一定能找到最好的解決辦法!感謝網路的發明者!馬麻只需要打幾個關鍵字,一堆資料就湧在眼前,超方便!馬麻不但發現我們相處問題的解決方法,還因此遇上了「台灣愛心服務犬協會」。這個協會的成立宗旨,是減少愛犬被棄養而淪為流浪狗。為了這個目的,老師在全國各地開班授課,以低廉費用鼓勵飼主帶著狗狗一起上課。說馬麻帶你去上課,不如說是你給馬麻進修的機會。馬麻現在懂了。狗狗的行為問題絕大部分是來自於飼主對狗狗過度寵愛,或對待的方式錯誤;更有可能是一場誤會!

「台灣愛心服務犬協會」的負責人介紹馬麻這一本「聽狗在說話:人與狗溝通的藝術」。馬麻看完後恍然大悟,原來馬麻以為聽得懂的「狗語言」恰恰相反!狗狗的尾巴在搖不一定代表牠喜歡對方,一隻米格魯因為這樣被飼主誤會,差一點面臨安樂死的命運。人類對狗狗打開雙手熱情的笑,在狗狗的眼裡是一種示威,自然而然的會反擊,所以撫摸陌生的狗也要有技巧,才不會釀成悲劇。狗狗吠叫有可能是邀請對方一起玩、滿足時會嘆氣、打哈欠是因為緊張。馬麻還要配合這本書,才能慢慢觀察你說的「話」。我可不希望因為誤會而懊悔下半輩子呢!

這本書還讓馬麻更珍惜自己!馬麻從來沒想過人類除了有智慧外還有什麼優勢。這本書提到,人類可以用雙腳行動使雙手自由活動,就是非常先進的演化結果!狗狗沒有雙手,只能使用嘴巴和臉部肌肉來撕肉、抓癢、搬東西、打架、保護自己,所以需要善用其他器官跟世界溝通,傳達訊息(所以當小黑把頭壓低、雙耳拉平時,是想告訴我們:牠已經把姿態拉低,承認我們地位比較高,求我們不要傷害牠)。人類有雙手,不需要用嘴巴做事情,嘴唇和臉部肌肉也就比較精巧有彈性,不僅可以學狗汪汪叫,還可以發出各種複雜的聲音、發明語言。身為較為進化的動物和老大哥,人類應該讓步,試著體會狗狗的感受,讓狗狗可以快快樂樂的跟人類相處,而不是強迫狗狗了解人類,講不通就把狗狗刪除,不是嗎?

還好馬麻沒有把你刪除。你知道你讓馬麻成長不少嗎?馬麻訓練你一些才藝時,發現其實馬麻訓練的是自己的耐心和思考能力,得試著從你的角度去想。因為「翻肚」對人類而言只是躺下的動作,對你來說卻是絕對的服從。這不是每隻狗願意去承認的事!

不僅成長,你還給馬麻回饋社會的機會。因為有你,馬麻才有資格跟著「台灣愛心服務犬協會」散發給人類更多的快樂。每次看到長輩因為你可愛的模樣而開懷大笑,或身心障礙兒童因為想跟你玩而願意學習說出一些指令,馬麻就覺得好有成就感!這種感覺不是一個月多賺幾千塊可以比的!馬麻想,如果每一隻流浪狗可以當服務犬,全台灣不就可以多十萬個歡笑!

遺憾的是馬麻只能挪出一張床給你睡,無能為力讓更多的狗狗有個家。馬麻只能希望,人類用點心,不要輕易按刪除鍵,不要棄養。「天下沒有教不會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天下沒有笨狗,只有笨主人!」。不要再有無辜的死刑犯了!

最後馬麻想跟你說,馬麻最喜歡看著你睡覺。如果這麼容易被驚嚇的你可以安穩睡覺,表示這個家是安全的,馬麻是可以安心的。你就繼續睡吧!起來時記得到廁所尿尿喔!

愛你的馬麻